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英超直播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模式,规范议事决策机制,实现凝聚引领、把关定向、高效赋能作用。
一、理清职责范围是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运行的核心
《意见》指出,“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明确了学校党组织是学校的领导机构,在学校起到领导功能,是学校的指挥棒,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领导核心,是学校组织系统的决策中心。
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是行政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系统的指挥中心和管理中心,是学校教育系统的执行中心。
根据定州中心实验小学现有的办学规模,我们制定了学校工作组织结构图,正确理清“领导与负责”的关系,明确核心是党组织领导,关键是校长负责,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切实做到日常工作定期沟通、重要决策事先沟通、紧急事项及时沟通,党政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落实好。比如,学校开展的“实小护苗”行动,就是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有力实践。首先由校长召开校务会议,分年级、分楼层布置此项行动,自查校园内的各种图书,然后向党组织上报自查数据以及整改方案。这次行动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领导是学校的“指挥棒”,校长的负责制是学校的“交响乐团”,“指挥棒”定什么调,“交响乐团”就唱什么曲。
二、完善决策制度是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执行的关键
以往学校有些事情往往都是校长拍板决定,虽然看似很有效率,但是缺乏科学性。《意见》中提出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我校在教师考核方案修改问题中尝试推行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议事决策制度。
比如,网课后教职工绩效考核与原来的考核方案在考勤、工作量、教学业绩等方面的评判标准有些不同。首先,学校主管人事考核的校委会成员发现这是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于是就向学校领导反映。其次,党支部先后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广泛听取教师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反复讨论修改《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教职工考核方案》。对于修改的《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教职工考核方案》,党总支部书记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多数人同意后通过。两天后,校长按照党总支部会议的要求一一落实,先后召开校务工作会议和教师全体大会,公布《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教职工考核方案》的公开计算方法和评定结果,接受党组织和普通教师的监督。
在此项工作中,需要特别在意的是:一是校委会要给予充分时间酝酿;二是党总支部书记不能在会议开始前进行表态,不能抢先定调;三是参加总支部会议的人数要达到规定比例,做好会议记录,参会委员对个人意见进行签字;四是校委会落实结果,总结上报党组织,落实过程要接受纪检委员和群众监督。
在整个事件中,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优势显而易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高了。因为是党组织决定,老师满意度增加了,大家依规办事更有底气了。
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党组织把方向、作决策,校长负责制调研、反馈、建议,民主集中制作为保驾护航的护卫舰,这样既发挥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 又让校长负责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科学有效、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三、建设好队伍是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的根本
锻造教师队伍,就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党组织的重要领导职责,也是校长必做的一门功课,更是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的根本。
一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学校校务班子成员全部是党员,骨干教师中有80%是党员。一是党组织以“转作风、强素质、铸师魂、促发展”为指引,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岗位建功、亮牌践诺、比学赶帮超等活动,把党组织中的典型立标杆,党员先锋在教育教学一线树立榜样;开展落实“双培养”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二是党组织努力打造“出手必出彩,完成必完美”担当意识,号召党务班子、校务班子坚持带头干事,不推脱。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高度融合下,一条党建长廊、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支部微信群、一个志愿服务岗、一块党员身份牌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的五大阵地。在校务班子的积极号召下,教师们在教研教改、校本研修、学校管理和各项活动中,发出向党员教师学习的热潮。
另一方面培养群团组织,增强学校凝聚力。一是改进群团组织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明确党组织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党支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学校群团工作考核制度。二是改进群团组织的工作作风,使群团组织更好地与群众衔接。通过支部会议、校务会议、教师代表大会、少代会等会议,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解决,将“做事情”变为“找方法”,将“完成任务”变为“成就荣誉”。三是探索增加“小干事”,校委会提出历练年轻教师,吸收学校优秀教职员工到群团工作中来。
教育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是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事,是老百姓急难愁盼所在。党的组织领导,仅靠某一人拍板,对决策的科学性和风险点较难把控;没有校长负责制的落实执行,学校工作就会成为一纸空谈,缺乏成效,只有两者协调运行,既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目标一致,学校就会凝心聚气向前发展。